中共中央宣傳部9月14日舉行“中國這十年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,介紹新時代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舉措和成效有關情況,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姜萬榮表示,“這十年,成就非凡!”
姜萬榮介紹,十年來,建筑業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地位更加牢固,建筑產業現代化程度大幅提升,工程質量穩步提高。2021年,建筑業總產值達到29.3萬億元,是2012年的2.1倍;增加值達到8萬億元、占GDP的7%;吸納就業超過5000萬人。同時,深化建筑業“放管服”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,完善監管體制機制,強化質量安全管理,優化營商環境,推動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。港珠澳大橋、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一批世界級標志性重大工程相繼建成,“中國建造”展示了強大綜合國力。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工程師李如生補充介紹,建筑業這十年,產業規模不斷擴大。建筑業增加值從3.69萬億元增加到8.01萬億元,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.85%以上,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地位持續鞏固。2021年,建筑業總產值達到29.3萬億元,是2012年的2倍多。建筑業從業人數達到5282.94萬人,比2012年增加了1000多萬人。 建筑業這十年,發展效益大幅提升。工程設計、建造水平、工程質量安全形勢、科技創新水平以及勞動者技能都在顯著提升,勞動生產率達到每個人47.3萬元,比2012年提高近六成。裝配式建筑、建筑機器人、建筑產業互聯網等一批新產品、新業態、新模式初步形成。2021年,全國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達到7.4億平方米,占新建建筑比例的24.5%。 建筑業這十年,建筑業有力支撐了基本民生保障。城市基礎設施、學校、醫院建設,以及棚戶區改造、老舊小區改造等一批民生工程,顯著改變了城鄉面貌,便利了人民群眾生產生活。以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為例,到2021年底,線路總長度達到8571公里,是2012年的4倍多,年客運量達到了236億人次,極大地方便了人民群眾的出行。像大興國際機場、港珠澳大橋、火神山、雷神山醫院等一批代表性工程,是建筑業轉型發展成果的濃縮和展現,也是“中國建造”的最佳名片。 建筑業這十年,“走出去”步伐也在加快。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,對外工程承包遍布全球190余個國家和地區。2013年以來,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、新簽合同額總體保持持續增長態勢。2021年,79家企業入選全球最大的250家國際承包商榜單,企業數量和業務占比從2014年開始連續蟬聯全球第一。 “中國建造”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。李如生說,還記得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新年致辭中強調,中國制造、中國創造、中國建造共同發力,繼續改變著中國的面貌。這既是對建筑業的肯定,更包含著對建筑業未來發展的殷切期望。下一步,我們將進一步深化建筑業改革,堅持創新驅動、科技引領,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,繼續打造“中國建造”品牌,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更大貢獻。